有天和一位马来西亚的朋友在网上会面, 这位朋友谈及这麽一件事: 话说当地成立了一个由众多狂热魔术爱好者所组成的魔术组织, 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作试验性的表演。这类试验性的表演不在乎赚钱, 而是在于培养魔术爱好者们成为一个更好的表演者。 方法如何呢﹖就是一群较有经验的表演者陪伴著两三个表演经验较少的爱好者们作实战训练。友人告诉我, 他们一直在表演的过程中作观察及提示: 你离观众太近了…
你离观众太远了…
你刚才的表演一点演绎的成份都没有…
你离我们远一点, 不要动不动便过来我们这边…
你应该按照我们刚才告诉你的那样去做, 不要漏了其中的几个步骤… 然后友人开心地说他也经历过这段艰苦的专业训练而且生存了下来。 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说我不太赞成这种训练模式, 因为这只会製造出许多一模一样的表演者, 相同的举止, 相同的表演风格。在这种训练下, 将永远无法出现别具一格的表演者, 因为他们作新尝试的空间被限制了。 况且, 这种专业训练本来就没可能适合每一个人, Guy Hollingworth说他最想的是能够好象 David Williamson那样做些极尽幽默, 作弄观众的表演, 无奈百般尝试之下也做不来。Bill Malone说他常常使观众大笑不止的一句话被另外一个魔术师所使用的时候, 观众差点儿想动手打架。 表演的风格和模式根本就不会有绝对的最佳方式, 何必硬性规定表演者的处理观众及表演的方式呢﹖ 这让我想起 Lennart Green, 而Eugene Burger曾这样说 Lennart Green: Lennart 的成功是因为没有魔术师在他的身边, 如果在学习魔术的过程中一直都和魔术师们交流的话, 肯定会有不少人说他这麽做不对, 那麽做不行, 一定没办法成就今天这麽创新及反传统的他。 Lennart Green 在他的著作中提过My Five Points In Magic: 1, Be Un-natural [要不自然]
2, Magic is the Presence of Moves [魔术就是要展现你的手法]
3, Confusion is Magic [把人搞糊涂就是魔术]
4, The Props are Magic, not You (so always use a clean deck)[道具才是魔术最重要的东西, 而不是你自己(因此永远要用新牌叠)]
5,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Please Yourself [最终极的目标是让你自己觉得开心] 他的 My Five Points in Magic当然是以 Juan Tamariz的大著— Five Points In Magic借题发挥, 当中的见解更是和传统的说法完全相反。 不过后来他也补充了一句, 叫我们不要把他的这五点看待的过份认真, 而他写这五点旨在对那些僵化的规矩作出@@@@。 按照传统的看法, Lennart Green的这五点当然是离经叛道, 倒行逆施, 但正因为如此, 他才能够创作出 Snap Deal, Laser Deal等突破常规的技法 。(上述的技法应用了一些颇为独特的理论, 详情见 Lennart Green的著作 Snap Deal) 不是说这些技法就是纸牌魔术的最高境界, 但是如果完全按传统那种要求百分百合符逻辑的思考方式, 是不可能出现 Laser Deal的﹐按 Lennart的说法﹐这就是 Unnaturalness行的通的时候。 当然, 我不是说Lennart Green所做的或说的就一定正确, 但最起码是一把不尽相同的声音, 所走的也并非是传统的康庄大道。正因为如此, 他可以建立另一派的思维(有没有发现 Lennart Green从来都不使用双翻/Double Turnover?), 而资讯是提供给所有人的, 同意与否是读者自己的选择, 重要的是大家多了一点比较与思考的空间。 回想起来, 我并没有接受过有关如何表演的训练, 表演风格也是一直在转变当中,而从来也没有什麽人告诉我要怎麽样去接触观众或如何对答等等…。 也就是说, 我和上述的那种 “专业训练” 没什麽缘份, 但我到是感到幸运, 因为我可以有独立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