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419
- 新金币
-
- 魔术币
-
- 贡献
-
- 点券
-
- 版主积分
-
- 智慧
-
|
魔术奇迹友情提示: 回复后看不到内容请 刷新,如果依然看不到请
点击我解决
魔术爱好者的五个境界
对于一个魔术师来说,除了表演魔术这个内容以外,还有一点就是研究魔术。研究魔术是魔术师与魔术爱好者之间的区别。 “爱好者”是能用为度、实用为本,“魔术师”要的是研究能力、创造能力。也可以这样说:爱好者知其然,魔术师知其所以然。通俗来讲,爱好者只会演别人的流程或随意拼凑流程,魔术师可以创造出自己的完整流程。
作为魔术师,除了魔术技巧本身外,还需要掌握的知识大概有表演(模拟、无实物等基本技巧)、舞蹈、音乐、服装搭配、逻辑学、心理学等,对于画面结构、灯光音响等也要有一定的认识。这是一般爱好者无法比拟的。
而从魔术爱好者到魔术师这个过程中有着几个阶段,大体是以下的样子。
一、 纯道具
二、 纯手法
三、 心灵
四、 回归到手法
五、 回归到道具
一、 纯道具(0~6个月)
这是一般爱好者的入门阶段。
魔术爱好者大概80%是被魔术店的某个小道具吸引住,花钱购买学习,然后加入这个圈子的。在一段时间内购买各种不同的小道具,给自己身边的人表演,从中得到乐趣和一些初级的表演经验。也培养了对魔术的兴趣。
二、 纯手法(6个月~24个月)
当爱好者们玩腻了小道具后,一般来说,会开始练习手法魔术
这个层次中,一般有两个入门方向:纸牌、硬币
纸牌和硬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对之后表演魔术有着很大的影响。练习纸牌出身的爱好者,表演魔术时按部就班,擅长表演成功率高、手法安全的魔术,此外对长流程的记忆能力比较强。练习硬币出身的爱好者,表演魔术时手法细腻,错引能力强,此外对角度的把握非常精准。(一般来说,不完全正确)
三、 心灵(24个月~36个月)
当爱好者们玩了很久手法魔术时,突然被一个心灵魔术欺骗到,于是开始心灵魔术的研究。
心灵魔术天马行空,不按常理运作,几乎每个心灵魔术的秘密都是不相同的,因此需要长时间的学习与实践,掌握一些相关规律,并记录下来(不然会忘)。这时候,这类爱好者会在小圈子里崭露头角,表演一些“欺骗魔术师的魔术”来获得赞赏。但是,在魔术水平进步的同时,渐渐偏离了本来的位置,侧重点从“为观众表演”转为“为魔术师表演”了。
四、 回归到手法(36个月~60个月)
当爱好者们意识到“偏移轨迹”的时候,会静下心来,对手法重新认识。这时的爱好者,也可以称之为“准魔术师”,其中实力稍强的爱好者,可以称之为“魔术师”。
这时的手法已不同于前面的手法,这时所练习的手法大体特征是难度高、效果好。爱好者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手法练习到位,不要浪费手法。
同时,从这个时候,爱好者会开始注意自己的流程安排与台词编排。
五、 回归到道具(60个月~)
这里说的“回归到道具”并不是真的完全回归到用道具的阶段,而是不再排斥道具、鄙视道具,对道具魔术有了一层更新的认识。这时用的道具一般是可检查的道具或者高科技的道具,与小道具有本质区别,但就算演小道具,也别有一番感觉。这时的爱好者大多数可以称之为“魔术师”。
在这个阶段里,爱好者要做的就是“表演魔术”而不是“做魔术效果展示”了。这时要考虑的不仅仅是魔术效果本身,而是声、台、形、表都要注意,展现整体。
以上这些,大概是一般魔术师的必经之路。一些爱好者总问自己的某个手法做的不好,该怎么办,还有个别爱好者拍摄的表演视频漏洞百出,其中多半原因是所练习的东西与现处的阶段不相符。第二阶段的爱好者练第四阶段的手法,有两种结果,一是练不好,二是练好了不会用(融合不到自己的流程中)。最好的办法是摆正心态,多练习,多实践。少买盗版教学光盘(省得买完都不看或者只看不练)。另有一些贬低刘谦的人,大约是处于第一阶段并买了第五阶段的道具,知道了一些魔术的秘密,又没有经过其他阶段的磨练,才敢口出狂言吧。
在经历这些阶段,再适当学习一些上面所讲的相关知识后,一个崭新的魔术师诞生了。以此为生的话就是专职魔术师了。另外,有些小演艺公司里的魔术师严格来说应该叫“艺人”,除非他到“魔术师”的境界。
|
|